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-国模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-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-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

  • 文明實踐
  • 文明創建
  • 文明培育
文明城市 文明村鎮 文明單位 文明校園 文明家庭
道德模范 身邊好人 新時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館 百場輔導進百校
 

您當前的位置 : 江西文明網媒體融合技術平臺  >  文明博客

謝公旦:清廉持節成家訓

2025/06/25 09:50   作者:方亞偉  編輯:左鍇   來源:撫州日報

  南宋時期的崇仁城西謝氏為當地望族。一次,崇仁謝貴專程拜訪時任御史中丞、權工部尚書的謝諤,論及謝氏家承,方知互為同脈宗親。臨別前,謝諤手書“前賢訓誡之辭”相贈。謝諤為南宋理學家、政治家,人稱“桂山先生”。謝諤出自書香之家,祖父、父親皆為進士,自幼受家庭熏陶,敏而好學,日記千余言,為文揮筆立就,為官體貼民情,勇于“為民請命”,官至御史中丞、權工部尚書。曾作《十箴》,成為君主進學、立德、理政的教科書,教育弟子“唯有毫末私意不介胸中”。歸家后,謝貴將謝諤手書視若傳家寶而收藏,并以此及其文章節義教育子嗣。在其教育下,長子公旦、次子洪、三子琳接連考中進士。元代吳澄稱贊說“同門三杰,焜耀一時”,后來,謝公旦和三弟琳入仕為官,皆以清廉名于時。

  謝公旦(1182年—1245年),字清父、景周,號野航先生,南宋崇仁縣人。宋寧宗嘉定七年(1214年)進士,歷官司理參軍、永新縣主簿等,累遷監察御史等職,后任浙江西路提點刑獄公事,福建路轉運判官、轉運使等職。

  紹定六年(1233年)十月,權相史彌遠去世,理宗趙昀親政,改元為“端平”,立志中興,罷黜史黨、親擢臺諫、澄清吏治、整頓財政,大力推行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文化等領域的改革,史稱“端平更化”。在政治方面,他重用立論忠直的臺諫官,任用賢良官員,政風為之一變。這一時期,清廉為官的謝公旦得到朝廷重用。嘉熙四年(1240年),謝公旦升任監察御史,以“開悟圣心,整肅朝綱”為首要任務,盡忠職守,上書諫言。

  嘉熙四年,京師臨安發生地震,理宗頒布罪己詔書,祈求國泰民安。此時謝公旦借機上書,規勸理宗要選拔重用輔佐君主的賢良官員,懲治貪婪無度的佞臣,以求國家長治久安;又建議理宗要善于納諫,對朝臣和臺諫官員的奏疏要及時批閱,做到“是非曉然于取舍之際”,這些建議都得到理宗贊許,并被一一采納。

  不久,謝公旦又兼任崇政殿說書,職責是為理宗講說書史,解釋經義。一日,他為理宗講完經義,理宗對他說,每次聽他的講授皆受益良多,認為其對書史和經義的理解非常精確,見解非常深邃,這一點很多人實難做到。謝公旦借機分析當時國內浮鹽(私鹽)和正鹽(官鹽)存在的弊端。宋代食鹽是“國之利源”,系最大財政來源。理宗初期,國庫財政較為緊張,而國計軍需所賴鹽稅已減。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,端平元年(1234年),理宗親政后,設十局專賣浮鹽,頒布法令嚴禁各級官員、商戶私自販賣浮鹽。僅當年收購浮鹽二千七百九十三萬斤,約相當年產量的七分之一,國庫收入相當可觀。由于官鹽價格遠高于私鹽,不少官員為牟取暴利,不惜利用職權便利廣泛參與販賣私鹽。這樣的做法也使廣大商家和鹽戶利益嚴重受損,商家和鹽戶為了生存也參與販賣私鹽,甚至聯合起來與官府抗爭,導致一些地方官府和鹽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。謝公旦了解情況后,向理宗奏言:“當今,沿海、二廣和湖湘地區,因官鹽價貴,許多人開始自行販運私鹽,我擔心時間一久,形成團伙,潛伏作亂之危機。”理宗采納了他的忠諫良言,適當降低了官鹽價格,從源頭上打擊遏制了販運私鹽的行為,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這場潛在的社會危機。

  嘉熙四年(1240年)八月,朝廷置制置茶鹽使,以戶部尚書岳珂為淮南、江、浙、荊湖制置茶鹽使。岳珂是抗金名將岳飛之孫,得理宗重用,晉封為業侯,官至戶部尚書。臨行前理宗親囑,當前邊疆戰事未息,國家財政匱乏,為尋求解決困境之策,總結前朝經驗,委任愛卿為制置茶鹽使,主要任務是“絕私販以收利權,通浮鹽以豐邦課,去苛征以惠商賈”,以期實現既能保證國庫財源充足,又能杜絕販賣私鹽,保障商賈利益。足見,理宗對岳珂寄予很高期望。岳珂到任后,為求快速增加稅收,利用行政職權,在諸路開設分司,又在茶鹽運銷必經之路設卡,加征助軍錢等賦稅,鹽戶商賈遂苦于重負。次年十二月績考時,謝公旦發現岳珂在任時創增鹽茶稅額的做法,不僅加重了基層稅賦,實際征收所入反而減少。于是他彈劾岳珂,認為這種做法是唯利是圖、與民爭利、于國有害,建議朝廷對始作俑者岳珂給予重罰。他的彈劾使岳珂受到嚴厲的處罰,降職一級,這次教訓也使岳珂為官更加謹慎。

  理宗淳祐年間,國用軍需匱甚,朝廷乃厲行加賦、發行紙幣。但這些政策在實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弊端,導致百姓無力承擔重負,民間不時發生暴動。在此背景下,理宗委任“毋弛法、毋徇情”的謝公旦擔任浙江西路提點刑獄公事,妥善處理復審錯假案件,平定當地寇匪事件。

  不久,朝廷又委任謝公旦擔任福建路轉運判官、轉運使,加封煥章閣。福建是海鹽的主產地。南宋時期,福建路鹽產居全國要位。僅紹興八年(1138年),福建路產鹽1100萬斤。朝廷委此重任,足以說明理宗對謝公旦的信任。他到任后,深入福州、漳州、泉州等產鹽地區調研,詳細了解鹽業生產和課稅情況,針對鹽業存在的問題,堅持以民為本,制定合理政策,抑制過高的鹽價,使百姓都能夠“不食貴鹽”。

  謝公旦為官謹記家風訓誡,克己奉公,清廉為本。其官福建路轉運使,總領一路,位望崇隆,然家徒四壁,清寒若此。當時有一位舊友在他管轄的屬縣任縣令,就想送他一些財物,幫助他改善家人的生活條件。作為至交,他素知謝公旦為官清正廉明,從不收受他人財物。某夜,老友攜一箱百支桕脂燭前來拜訪,唯恐他推辭,便懇切解釋:“前些年我請匠人制作了這批蠟燭,在家中囤放已久,如今市價低廉,還望你收下。”未等謝公旦開口婉拒,老友已匆匆離去。他取出一支蠟燭,只覺手感沉實異常,比尋常蠟燭重了許多,隨手取火引燃時竟難以點燃,仔細查看才發現燭芯竟是黃金所鑄。驚愕之下,他連忙查驗余下的九十九支蠟燭,竟支支皆是金芯裹于桕脂之中。他馬上將百支“金燭”重新封箱,派人將原物送還。謝公旦百支金燭不動心的故事不脛而走,廣為流傳。

  淳祐五年(1245年),謝公旦卒于任上,享年六十四歲。福建民眾感念其功德,將他鄭重載入《福建府志》的“名宦傳”中。

  其弟謝琳,嘉定十三年(1220年)進士,官至右司郎,為官以廉著稱。謝洪之子仲直承家訓,清貧自持,詩書傳家,教授為業六十余年,縣中學子,十之八九為其弟子。一次,族人因耕地地界問題發生糾紛,鬧至官府。仲直聽聞后,說:“我們謝家歷來以清譽門風傳家,豈能發生這樣的事情。”為此,他作詩相勸,雙方均受感動,和平化解地界之爭。曾孫宗周匯集其兄弟守廉的事跡,并將“前賢訓誡之辭”收于卷首,請吳澄作序,輯成《崇仁三謝逸事編》,以此教育后輩要以“清廉”傳家。

  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,虞集兄弟跟隨父虞汲定居崇仁后,虞汲慕謝仲直才學名望,將其請到家中,教授虞集兄弟儒學知識。延祐五年(1318年),虞集奉旨征召吳澄入京,回到崇仁后,登門拜訪謝師。年過八旬的謝師看到虞集到訪,非常高興,對他說:“余老矣,爾行還復命,恐不復見爾。爾為文頗見信于人,我死,汝能令后世知我哉!”虞集聽聞,連忙起身頓首,卻不敢對言。數月后,謝師不幸辭世。至治二年(1322年)春,其子謝元輔帶著謝師自述墓志前來求文,虞集為之撰寫《玉溪謝先生墓表》,其中有言:“集惟昔在至元甲申,先君太史始來居崇仁,先君、先夫人為集兄弟求師,先生幸辱臨之。集與弟槃,忝有位于時,系先生實嘗授之業焉,不敢忘也。”(方亞偉)

更多相關新聞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"文明江西(wenmjx)"和官方APP"文明江西"。

關于我們 | 網站導航 | 意見建議 | 贛公網安備 36010802000294號
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、江西省文明辦 主管 | 江西日報社 主辦 | 舉報電話:0791-86847779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證號:1409348 贛ICP備08100009號-1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6120170003 贛網文[2021]1463-016號
出版許可:新出網證(贛)字0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:B2-200700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:3612008001
新聞投稿:news@jxwmw.cn 文明創建投稿:jx-wmb@163.com
  • 客戶端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