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上饒市廣豐區采取精準有效措施,大力培育全社會勤儉節約理念,效果明顯。從機關食堂到百姓宴會,從餐館到校園,人們紛紛弘揚“新食尚”、念起“節約經”。
“為避免浪費,我們食堂的自助餐每天都按需定制。”橫山鎮分管后勤的黨委委員張賢標最近多了一項任務——做“減法”,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記因外出開會、請假等不在單位就餐的人數,把當日實際就餐人數統計好后再報給食堂,從源頭避免浪費。
農家土豬肉、草魚、冬瓜、藕……這是毛村鎮烏巖村村民范忠飛舉辦宴席的菜單。該區以移風易俗為抓手,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的自治作用,倡導村民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,讓節儉辦酒宴成為“新食尚”。“一桌10人12個菜,以家常菜為主。”范忠飛告訴記者,宴席上幾個菜、什么標準,村規民約都寫得清清楚楚。“一開始,理事會會派人監督村民辦酒席,后來幾場搞下來,大家發現少了人情攀比,不僅經濟實惠,人也輕松了不少,村民內心都巴不得這樣做。”
在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,該區不少餐館推出了“小份菜”“小菜單”。“為減少餐飲浪費,酒店推行前端引導、后臺管控的管理模式。”據該區千百味酒店大堂經理占超超介紹,餐前服務員會提醒顧客適度點餐,餐后酒店免費給顧客提供打包盒;酒店每天根據菜品銷量、餐后菜品的剩余量,對菜品及其分量進行相應調整,及時對接顧客需求。“已經施行了一段時間,效果明顯。”占超超表示,以前酒店每天的餐廚垃圾兩大泔水桶都裝不完,現在一桶半都不到。
廣豐各學校紛紛開展主題班會、勞動實踐課、我是“光盤小達人”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,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節約糧食、珍惜勞動成果的文明意識。“學校舉行的‘曬曬光盤’行動很有意義,對孩子觸動挺大。”該區城南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鄭莉說,以前孩子吃飯老剩飯,現在自覺多了,還監督家長向“光盤達人家庭”靠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