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食品安全是校園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為切實保障廣大師生飲食安全,近年來,分宜縣通過實施四項機制,全方位保障校園食品安全。
實施信息化監督。近年來,分宜縣教體局通過加大資金投入,將學校食品安全納入日常教育教學內容,局班子成員不定時對學校食堂進行監督管理,對校園食品安全實行信息化監督。2021年,該局按“明廚亮灶+互聯網”工程標準在96個學校(園)食堂安裝寬帶169個、天翼云眼前端點410個,實現全縣所有中小學(幼兒園)食堂內部“互聯網+設備”的全面覆蓋。
實施“校領導陪餐制”。為倒逼學校負責人高度重視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,分宜縣各學校將校長、園長等學校負責人置于和學生同樣的食品安全環境中,實行“校領導陪餐制”。在楊橋鎮中心學校,校內佩戴“值日”袖章的校領導和教師正陪著學生一同用餐,并耐心地詢問同學們午餐味道如何、能不能吃飽等問題。按照該校的“陪餐制”,學校總務處在每學年伊始制定好每周的陪餐“值日表”,明確陪餐人員職責,公布陪餐人員名單。如在陪餐過程中發現問題,便將問題收集,并形成書面材料,由總務處組織人員對問題進行核查,拿出整改方案和計劃并立即落實。該制度不僅能讓校領導與學生同“吃”,還能讓校領導參與到“后廚”中采購、儲存、加工等諸多環節當中,盡可能做到未雨綢繆。
實施“試餐制”。分宜縣各學校將防范食品安全問題“前置”,在幼兒園設置“保健醫生試餐環節”,在食堂工作人員對當餐所有餐食進行留樣后,幼兒園保健醫生提前對餐食進行品嘗,然后記錄下餐食相關情況,如發現餐食有異樣,立馬將其撤下。分宜縣中心幼兒園保健醫生每天都會在幼兒飯前半小時進行試餐,品嘗菜品的口感、咸淡、軟硬程度,第一時間向廚師反饋情況。
實施“學生自查制”。在加強校內外食品安全監督的同時,分宜縣還實施學生自查制,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監督中來。在分宜六中,記者看到,學生會值日生在校內超市查看各類商品的生產日期、保質期,看是否有包裝破損、撒漏等情況,另一些值日生則在食堂內巡邏,提醒同學們愛惜糧食。通過學生自查機制,增強學生對食品安全的理解,讓同學們掌握鑒別食品是否安全的基本方法,提高他們的防范意識。